主页 > imtoken苹果手机 > 哪一个不属于区块链技术(解释区块链技术的三大误区)

哪一个不属于区块链技术(解释区块链技术的三大误区)

imtoken苹果手机 2024-01-26 05:07:16

比特币诞生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末期,在比特币白皮书中本聪的论文(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没有“区块链”一词,只有“区块”和“链”。 一些人为这种超越主权、不会腐烂的虚拟数字货币而欢欣鼓舞,开始积极投资挖矿、投机,甚至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进行众筹(ICO),俗称“币圈”。 其他人,包括很多专家学者,则专注于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更多领域,俗称“链圈”。

七年后,以美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2015年10月刊登的《信任机器链》(The Trust Machain)封面文章为标志,大家意识到“链”作为比特币底层技术的价值远大于比特币本身. 区块链可以让人们在没有中央机构监督的情况下建立彼此合作的信心。 简而言之,他是一台创造信任的机器。 华尔街开始拥抱区块链。 Gartner发布的2016年技术炒作曲线图显示,当前区块链正处于预期的最高点,即“过度预期期”,这也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区块链将陷入“预期过度期”的幻灭”。 ”。 人们对区块链的过高期待,其实也隐含着对它的诸多误解,其中最典型的有三种,因为它的关键词首字母是D,所以作者将其归为“3D误解”。

误区一——区块链是一种颠覆性的新技术

首先,区块链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新的技术组合。 它的关键技术,包括P2P动态、基于密码学的共享账本、共享机制(拜占庭将军问题,分布式场景下的共识问题)、智能合约等技术,都是已经存在了十多年的技术。 向上。 不过,中本聪表示,这些技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完善的激励机制,用经济原理解决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

其次,这种技术组合虽然有其独特的创新之处,但并不是颠覆性技术,而是对现有技术的有力补充。 目前,大多数人都认同区块链“价值共享网络”的基础协议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其地位相当于现在“信息互联网”的HTTP协议。 两者都是基于TCP/IP协议IQ的应用层协议。 它们是互联网的两个基本协议。 因此,两者是互补而非颠覆的关系。

最终,这种技术结合并没有颠覆现有的业务,而是引入了新的思路来改进和改造现有的业务模式,从而为大众提供更好、更普惠的服务。 《华尔街日报》2015年1月发表题为《比特币与数字货币的颠覆性革命》的文章,认为比特币的数字货币发行机制可能“颠覆”各国央行现行的法定货币发行模式。 最接近“破坏性”区块链的案例。 事实上,经过8年多的发展,虽然比特币的总市值已经增长到100亿美元,但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微不足道。 同时,确实有一些国家的央行,比如英国和中国,在考虑放弃比特币的挖矿机制后,通过借鉴数字货币H的一些机制,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溯源溯源。 . , 数字法定货币。

误解 2 - 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

首先,很多人认为D.. ...alized是区块链的核心特征,翻译过来就是“去中心化”。 不过,国内“币圈”最早的翻译有些主观和政治色彩。 作为软件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一般有单中心、多中心和分布式两种模式。 Single-room Decentralized只是说不是单中心的模型,可能是多中心,也可能是弱中心,也可能是分布式的。 因此,在中国台湾地区,Decentralized多译为“去中心化”。 不是“去中心化”。

其次,中本聪整篇论文都没有提到Decentralized,只提到了Peer-to-peer(P2P)。 在2016年6月举行的W3C区块链标准会议上,以太坊的核心开发团队Ethcore明确表示不再使用Decentralized这个词,而是P2P、Secure、Serverless等纯技术名词。

最后,The DAO 事件表明,完全去中心化是行不通的。 The DAO是一个基于以太坊公链的众筹项目。 它在短时间内筹集了价值 1.6 亿美元的数字货币,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众筹项目。 然而,由于其智能合约存在漏洞,The DAO遭到黑客攻击,价值6000万美元的数字货币被转走,最终不得不黯然收场。 在追回这笔损失的过程中,原有的去中心化机制未能解决问题比特币区块中不包含哪一项数据,最终迫使以太坊进行“硬分叉”,通过“中心化”的方式完成交易回滚。 但这也导致了社区的分裂,产生了ETH和ETC这两种同源但价格不同的数字货币,给以太坊生态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 反映。 上交所原总工程师、ChinaLedger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白硕认为,“去中心化不是区块链的本质特征”。 万向控股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肖峰进一步阐述。 “区块链的核心是分布式而不是去中心化”。

误区三——区块链交易存在较大延迟(Delay)

使用比特币支付时,一般需要 10 分钟才能完成支付确认。 如果要保证支付交易的不可逆性,通常需要等待连续6个数据块被完全确认,这至少需要1个小时的确认时间。 我们平时使用的银行网银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一般都是秒级完成的。 与之相比,使用区块链的比特币支付实在是太慢了。

但是,让我们再考虑一下跨境支付的场景。 当我们使用Swift完成跨境汇款时,对方通常需要3到5个工作日才能收到相应的款项。 而使用比特币进行跨境汇款,只需一个小时即可收到汇款。 相比之下,比特币支付已经非常快了。

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完全不同的结论呢? 因为,对于比特币支付来说,支付确认过程就是清算和结算的过程。 如果把支付流程和清结算流程看成一个整体,对比两种支付的延迟时间还是很快的。 的,! 区块链交易的本质是大大减少交易后的处理工作,淘汰大量人员。 介入流程,从而提高交易效率。

通常,我把区块链分为三种: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 比特币和以太坊都属于公链范畴。 在数字货币以外的场景,尤其是金融领域引入区块链技术,会面临很多问题。 如何引入什么样的区块链,存在很多权衡决策障碍。

首先,主流金融机构难以接受公链。 R3发布最新研究报告,证明公链不能作为金融机构的解决方案。 2016年,Swift发布白皮书称,目前全球主流金融机构无法接受公链。 对于这些金融机构来说,需要的是一个自主可控的系统,而公链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其次,私链和公链的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笔者分析了以太坊和超级账本两种典型区块链的模块结构比特币区块中不包含哪一项数据,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很多公链的核心模块,包括挖矿、Pow 共识、原生货币等,在私链环境下是完全不需要的,甚至是有害的。 同时,公有链系统还缺少私有链中一些必要的模块,如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等。 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也承认,只有 5% 的以太坊程序可以被金融部门使用。

第三,私有链和联盟链还不成熟。 目前,以比特币、以太坊为代表的公有链相对成熟,而私有链、联盟链还远未成熟。 不存在开源且易于使用的联盟链。 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开源联盟链是Linux基金会旗下的Hyperledger项目。 目前成员单位95家,其Fabric子项目以IBM捐赠的OpenBlockchain为主体构建。 目前还在0.6版本的快速迭代过程中。 到了0.8,就是Alpha版本,0.9就是Beta版本。 三个RC版本之后,就会进入比较成熟的1.0版本。

寻找或开发适合金融领域的成熟稳定的联盟链底层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众多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投身于区块链的基础研究。

在目前已经出版的区块链书籍中,很多都是以“revolution.,.reshaping.,.redefining the world..”之类的挑衅性词语为标题,这更像是一个口号,而不是实际的。我很高兴看到还有邹军、张海宁、唐毅、李磊、刘天喜、陈辉、曲烈、郑晓明等研究人员,他们正在扎扎实实地研究区块链底层技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和普及区块链技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区块链技术,让人们了解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和特点,以及当前环境下存在的不足,如何改进这些不足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世界上没有“灵丹妙药”,也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